我从熟悉的汉/英/法/日/韩语解读 瑞典天才语言学家 高本汉 的名著:
《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》 (高本汉 – 1946, 瑞典)
{他的瑞典汉学学生 马悦然 推荐颁給中国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}
瑞典汉学家高本汉说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, 最头疼的不是汉字的字形, 而是分不清”词”在句中是 :
1) 动词或名词 ?
2) 用做谓语或定语 ?
外国人( 英日韩…等 )的母语是”屈折语” (Inflectional language), 汉语是从”屈折语”演变的”孤立语“, 文法较简单。
外国学生唯一的方法就是: “读书, 读书, 再读书” : 要用中国人思考的方式来了解。
外国学生习惯的”屈折语”语法 :
谓语 Predicate 述语 술부
定语 Attribute 属性 속성
主格 Nominative (Subjective ) 主格 지명의
属格 Genitive (possessive eg. ‘s / of) 属格 속격
…
韩语(日语同)需要 助词 (가/이, 듣/읃 )来分辨 主格 和 谓语.
(词)变格 Declension Déclinaison 語形変化
Ex.法语 : 助词变格
• l’empereur (imperator) 皇帝
• de l’empereur (imperatoris) 皇帝的
• à l’empereur (imperatori) 给皇帝
孤立语是屈折语简化演变来的:
• 英语也走孤立化:
Clean / to Cleanse =to Clean
Table / to table a proposal
• 非洲/澳洲/南美洲的原始土族语更复杂的屈折语。
孤立语 (汉) | 屈折语 (英法) | 註 |
人 | man | |
人们 | men | ‘人’孤立不变 |
人的 | man‘s | ‘人’孤立不变 |
人们的 | men‘s | ‘人’孤立不变 |
他们(的)家 | their house | 属格 (的) optional. |
他父亲(的)家 | La famille de son père | 属格 (的) optional. ‘de’ 属格 |
我吃 | I eat | |
我曾吃 | I ate | ‘吃 ‘孤立不变 |
我吃过 | I have eaten | ‘吃 ‘孤立不变 eat-ate-eaten |
我正在吃 | I am eating | ‘吃’ 孤立不变 |
♧ 汉语简单的收尾音: 元音 (Vowels: a, e, i, o, u), {n, ng, r}
•• 韩国7大代表收尾音: 全是辅音 (consonants)
♤ 六书造字发展的次序:
1) 象形 (Image) : 日月…
2) 会意 (Meaning): 日月 = 明 / 宀 豕 = 家 (屋下的养猪)
3) 假借 (Loan word of similar sound): 來(麦的音: lai)
4) 形声 (90%汉字) (Sound as component key): 口 音 => 扣 (手口)
5) 指事 (Pointing to) : 木 (tree) => 本 (- at bottom of tree : Base) / 末 (- at above = Top End)
6) 转注 (inter-changeable synonyms): 考 = 老
[ 严格说, 转注不是一造字法 ]
《说文解字》里: ‘形声’先, ‘假借’后 , 不合造字原理。假借不够用了, 才用(左)形(右)声造了90%汉字 (如: 氧, 铝, 氢 …), 取其声而不会意。
问题发生: 汉字象形千古不变, 发音随时间地域变化。例:
1. 来 (古音: leg, 今: lai)
英文: (‘g’ 演变 ‘i/y’ ) : Weg => Way
2. (口 / 扣)形声: 音同步变化 – ‘口’变音, ‘扣’随’口’变。(北京) kou / (广东 ) kao
孔子的音 (夏朝的雅言, 春秋战国的普通话)像 福建话!
今日的北京普通话是山东土话 + 金/辽/蒙/满的污染 (卷舌音是北方外族口音)。
北方汉族历经数次历史外族侵略, 大逃难入闽, 福建高山耸立, 隔世几千年保存了汉上古音 (魏晋南北朝 / 五胡乱华) — 乡音未改。读音传朝鲜/越南, 朝鲜再传日本 。
注:
上古汉音 (~ 500 BC):代表 《诗经 》
中古汉音 ( 601AD): 代表《切韵 》– (国家发表的标准考试韵书)
变音: m => n
三 : (中古音/韩/广东) \sam => (北京) \san
以中古音假借字 破解《 诗经》的谜:
牂\zāng羊坟首,三星在罶\liu3
(荒谬的事发生)母羊有大的(长角的)头, (遥不可及的)三星(猎户座)在中央天窗里(出现)。
Ref:
1. 汉古音
2.《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》 (高本汉 – 1946, 瑞典)
3. 《中国音韵学研究》Études sur la phonologie chinoise, Archives d’études Orientales, 1915 – 1926 : 中古汉语 (601AD) 三个资料: 1) 中古汉语韵书; 2)日译汉音, 日译吴音, 朝鲜/越南译音; 3)现代汉语方言。[Ref: NLB LKC Section Level 9 #495.115]
Reblogged this on Chinese Tuition Singapore.